1.关于刑事管辖权,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?(2007/二/51.多选)
A.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,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
B.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,因争抢座位,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。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
C.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,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
D.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,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,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,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
【考点】刑法的空间效力
【难度】★★
【答案】ABD。解析:根据属地管辖原则,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的,就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,应当适用我国刑法。这里的犯罪行为和结果作扩大理解,行为包括实行行为和非实行行为,结果包括实际结果以及未遂犯的“可能发生结果之地”。如果部分共犯人的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,对于所有的共同犯罪人都可以适用属地原则。
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,因实行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,所以应当适用我国刑法。A项正确,当选。
悬挂我国国旗的船舶或者航空器,无论停放何处,都视为我国领土。需要注意的是,国际列车、国际长途汽车不属于我国领土。B选项中,行为发生在国外,不适用属地管辖(没有特殊情况);行为人是外国人,不是我国公民,不适用属人管辖;侵害的对象不是我国国家和公民,不适用保护管辖;案件性质不属于普遍管辖的范围。因此,该案件不属于我国管辖。B项正确,当选。
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,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,适用我国《刑法》。因此,我国对劫持航空器行为适用普遍管辖原则进行定罪量刑时,适用的是我国《刑法》,而不是国际条约。C项错误,不当选。
保护管辖原则的适用条件不仅要求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,而且要求符合双重犯罪原则,即中国刑法和犯罪地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。因此,如果犯罪地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,即使满足法定刑条件,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。D项正确,当选。
故本题选ABD。
2.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,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?(2017/二/1.单选)
A.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,故其时间效力与《刑法》完全一样,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
B.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,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,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
C.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,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,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
D.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,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,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
【考点】刑法的渊源;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
【难度】★★
【答案】B。解析:从理论上说,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、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。目前在我国,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附属刑法,因此,我国刑法的渊源只有刑法典和一部单行刑法,即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《关于惩治骗购外汇、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》。司法解释并不是刑法的渊源。司法解释是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释和说明,并非创造新的法律,因此,其效力原则上与被解释的刑法条文同步,即2010年制定的对1997年《刑法》某一条文的解释,对1997年《刑法》颁布施行后的行为都有适用效力。但是,考虑到在我国,司法解释具有事实上“准法律”的作用,因此如果存在新、旧不同的司法解释,则应受到从旧兼从轻原则的约束。A项错误,不当选。
根据上述原理,2001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《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》对此问题也作出了规定,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,新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案件,应当依照新司法解释办理。B项正确,当选。
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,新司法解释实施时已在处理中的案件,应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,即原则上依旧司法解释办理,但适用新司法解释对被告人有利时除外。C项错误,不当选。
从旧兼从轻原则只适用于未决案,不适用于已决案。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是已经生效的判决,如果判决自身没有错误,自然不能因为新司法解释的颁布施行而重新改判。因此,即使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,也不能依据新司法解释改判。D项错误,不当选。
故本题选B。
1.刑法的空间效力
(1)属地管辖原则 | ①领域内:固定领土(领陆、领水、领空)+拟制领土(船舶、航空器) ②犯罪地认定:行为、结果择一说 ③例外: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、民族自治区、港澳台地区 |
(2)属人管辖原则 | ①犯罪主体:我国公民 ②犯罪地点:我国领域外 ③双重犯罪原则:a.原则上,要求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构成犯罪; b.例外: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行为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构成犯罪,但是侵犯了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的,适用我国刑法。 ④例外规定: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,可以不予追究(轻罪可以不予追究),但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除外(特殊主体必须追究,不论轻罪重罪)。 |
(3)保护管辖原则 | ①犯罪主体:外国人 ②犯罪地点: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 ③犯罪对象: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 ④罪行较重: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,可以适用。 ⑤双重犯罪原则: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构成犯罪 |
(4)普遍管辖原则 | ①构成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少数特定的国际犯罪,如海盗罪等。 ②我国缔结或参加了与犯罪相关的国际条约(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)。 ③我国《刑法》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(罪名及犯罪构成规定不一定完全一样)。如要定罪量刑,我国在条约规定的义务范围内适用我国刑法。 ④原则上要求罪犯出现在我国境内。 |
2.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
行为时 | 审判时 | 适用(未决案) |
无解释 | 有解释 | 依解释 |
旧解释 | 新解释 | 从旧兼从轻 |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